成果回响


小M妈心得分享

曾几何时,小M总是穿梭在一群社区小朋友的嬉笑声中自得其乐,尽管所有的同伴把她当成空气。她每每总是不计前嫌,勇于把握可以游戏的当下,即便旁人一眼就看出这是不友善的被对待行为,小M仍不以为意,只是身为父母的再也无法轻松自在面对这许多难以言喻的困境。

小M于升小一时确诊为轻度自闭—亚斯伯格症。团体治疗课让小M在获得尊重与包容的环境下,满足了与同侪游戏的渴望和学习人际互动的需求。所以平常上学都迟到的小M,一到上医院的社交课或协会的Super Skills班,变得积极又主动,深怕错过了这美好时光。还记得某个周末的黄昏,小M兴冲冲的跑上楼,重覆地对我说「我做到了!Super Skills还蛮管用的喔!」然后巨细靡遗地说了一连串和邻居小朋友间的对话。

当天的情境是她

【很想加入小朋友(甲和乙)的行列】
于是在旁边先观察了二、三分钟后(走靠近→观看→等)
小M:你们在玩什么?
邻居:我们在玩沙沙乐。
小M:可以跟你们一起玩吗? (请求)
邻居:可以。

【玩了一会儿】
甲:我想作泥浆,请你弄杯水。

【小M接受了甲的请求,帮忙取水并添加沙子】
(遵从指令)
甲:你帮我找些小树枝。
小M:这些树枝大小可以吗? (不了解时提出问题)
甲:O.K,我来搅拌,你去跟乙玩泥布丁。
小M:沙子有点干,请乙加水。

【乙倒太多,愣了一下,小M察觉到乙的紧张情绪】
(解读别人的感觉)
小M:没关系,我来处理。

甲捣树叶的速度愈来愈慢,小M感觉甲可能手酸了】
(解读别人的肢体语言)
小M:甲手会酸吗?树叶我来捣,你帮乙作泥布丁。

【玩呼拉圈】
小M看到甲让滚动的呼拉圈回转回来。
小M:甲你好厉害,一定有什么技巧,可以教我们吗? (表达赞美)
甲:好,这很简单啦!你推呼拉圈的同时,手要有一些拉回的力道。

【小M依着甲的指导,几次之后也成功了】
甲:你学得很快嘛!
小M:你不是说这很简单呀!

以上的对话对大部份的人而言顺理成章,无所谓应对合宜与否的问题存在。但想起许多之前令人尴尬的记忆(其一如下),这次看似平凡的表现却令人雀跃。

【和爸爸一起去倒垃圾,遇见社区的阿姨】
阿姨:小M倒垃圾?
小M:这还用问!
阿姨:你真会做家事!
小M:看也知道!
事后加以了解,小M认为阿姨根本在讲废话,无法体会这是打招呼的寒喧,还理直气壮的说,本来想回答「你管我」。


结纶:

透过小M开心的跟我分享她运用Super Skills的成功经验,并细数着互动过程中所使用相对应的各种技巧,我知道Super Skills的种子已播种在她心中。只要能够引发孩子行为的动机够强烈,在团体学习的效益自然就会显现。正如同小M想加入同侪活动的极度渴望,使她愿意竭尽所能在脑海中搜寻曾经学过的技巧,且更进一步把它们融合,才促成了这次令她信心倍增的愉快体验。 Super Skills的行为分类循序渐近,陈述简单扼要,执行步骤明确,具有易懂易记的特色;再加上欢乐、积极、正向的团体动力过程,能够在Super Skills班上课,我对小M人际互动能力不足的情况终会渐入佳境充满信心。如果说大部份的人自然而然天生具备成为社会人的功夫,那么加入Super Skills班当是圆满星儿们融入社会化过程的最佳途径。

Super Skills

社交技巧、社会技巧、轻度自闭症、亚斯伯格症、高功能自闭症、超级技巧、Social skills、情绪行为、自闭症、适应行为、特殊需求、社会适应、特教生、特殊教育、自闭症教育、自闭症教学

联络方式:

E-mail: codibear@gmail.com (廖敏玲)

E-mail: yiingfenghwang@gmail.com (黄颖峰)

WeChat ID: wxid_c89bbruuqilm2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