廖敏玲20111022
最近拜读一本8岁的低口语自闭症孩子写的书。对他们来说,没有语言是一件痛苦的事,因为无法被了解。内心憾动之余却没来由地想起身边带的一群高功能亚斯的孩子,他们拥有优秀的语言表逹能力,却依然不被了解。不管功能高低,不管特殊与否,被了解,都是一件奢侈的渴望;被了解,竟是一件多么因难的事!
两个小亚一年多来结下的梁子,日前又有了新的发展。种下仇根的前两次我不在现场,听的是双方的各自表述:一位是满怀歉意,时时耳提面命却约束不住孩子暴力行为的无助妈妈;一位是愤恨难平,心疼孩子一直受欺负的不满母亲。因为多年来处理过学生们大大小小的纷争,也拜两位儿子之赐,去学校面对处理过孩子的无数问题,我已学会冷静、中立地对待争执”两造”的说法:不偏袒,不护短,也不会让感情影响判断。就个人处理经验来说,学生们大多能接受我的处理结果,也不曾听闻学校老师、家长事后埋怨。
两个小亚,一个集天真与冲动于一身,到处找人互动,遇事一拳就挥出去,因为这样就能保护自己:一个安静乖巧,不惹事、不交际,总是静静地做着自己的事,因为这样就能保护自己。
第一次的冲突,两人打了起来,安静的打不过挥拳的,哭着说是一忍再忍,实在忍不住才会爆发。
第二次的冲突,隔了一段时间也换了地点,两人又打了起来,安静的还是打不过挥拳又踢脚的,哭着说是对方先动手,自己已经够忍耐了。
第三次的冲突,就发生在我的教室外面。这次我在现场,我很想知道这两人的恩怨情仇究竟所为何来?为什么苦主一定是这两人?
当日,下课时间学生们一如往常地在外面玩红绿灯,突然一位学生冲进课室,拖了一张椅子就要往外;”拖”,是表示这张椅子很大很重,是人坐在上面四平八稳绝不会倒的那种金属特制椅。这位学生满脸涨红,一副快要喷火的样子,一看就是准备要拿出去”砸人”,刚好我站在门口,制止他的当下心一凛,因为一位小六的孩子,力道之大居然让我挡不住?!所幸门口还有一位女老师,我与她使尽了全力才勉强阻止了他的脚步,但也就在拉拔之间,随时他都可能挣开我们的手冲出去!
『先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?我可以帮你处理。 』安抚他的同时,我赶紧叫来在玩耍的学生们:『有谁看到发生了什么事? 』学生们个个一脸茫然与惊讶,是呀!发生了什么事?
手上的拉锯持续进行,我脑中飞快地闪过:『一向安静的小亚发飙,难道是...』
我大叫另一位小亚的名字,『发生了什么事? 』这时出现在面前的是小亚和另一位学生,这位学生说:『他们两人在打来打去,他(安静的亚)叫我帮忙打他(冲动的亚),我打了一下后,他(安静的亚)也试着反击,但是没打到,他(冲动)就踢他(安静)很多下,然后他(安静)就突然冲进去了....』
一切平静下来后,安亚(安静的亚)被同学带开,我先跟冲亚(冲动的亚)谈,在处理过程中,他一句话也不敢回,静静地站着听我开导训戒,我罚他进课室坐着反省;然后轮到安亚,我问他:『你知道椅子砸下去的后果吗? 』他忿忿不平地说:『大不了受伤啊! 』我问他:『难道没有更好的处理方式吗? 』他回答:『一定要以牙还牙! 』之后我分析了可能的结果与可行的替代方案,他的表情告诉我他是不接受的。我转头看着坐在室内椅子上一脸难过的冲亚,再回头看着眼前这个被制止使用暴力、激动的安亚.....内心突然出现极大的问号,「安静」、「冲动」的定义是什么?
安亚回家后妈妈费了好大的心力与他沟通,他告诉妈妈,是上课时冲亚先惹他的,他已经口头制止,冲亚却变本加厉,所以他决定下课要报仇。下课时,报仇不成反被打得更惨,想进室内冷静却被嘲笑要去告状,甚至被挑衅:『你去拿椅子来砸我啊! 』,才会气不过真的拿椅子想K他。
冲亚的人缘不好,因为他总是用不恰当的方式与人互动,他碰过的坐椅没有人要碰;分组时他常是被挑剩的那一个。虽然我告知几个高年级的学生他的状况,希望他们能伸出援手,但效果不大,因为冲亚让同侪完全感受不到善意,还处处与他们杠起来;我在私下为他铺的保护罩常被他一脚踢翻。所以我决定让同侪教他,被排挤要自己反省;要主动表现出善意。我告诉他:『我可以帮你一次、两次,但如果你自己一直不付出,我不会再帮你了。 』他也真的努力的尝试,情况稍好时,真的有同侪主动接纳他,还被允许和大家一起玩红绿灯。他常帮我擦白板,总是准时来上课,我教他的东西他会愿意尝试,做错事被骂时不曾顶嘴,被称赞时,笑得比花都灿烂;在我看来,他是个可以教的孩子,因为他愿意学。
今日的Super Skills青少年班课程,我把两个小亚的事拿来当教案,因为学生们之前上过”妥协”,也上过如何当个”仲裁者”。上课一开始,我请冲亚叙述当天的情形,他本来一直说想想看或想不起来,我建议:『那我来说,你告诉我是或不是,好不好? 』在教室里发生的情形差不多像安亚所叙述的,只是两人都有动手,然后决定下课续摊。我请其他学生给冲亚替代方案,这群孩子真的很优秀,他们不但没有任何负面的批评或嘲笑,还很认真地给冲亚好的建议。这些孩子,都是在学校里跌跌撞撞过来的,现在他们成为”生命共同体”,互相扶持,互相打气,我看了真的很感动!
然后我们当场演练了起来,一位大孩子演安亚,还原了当时现场情境,让冲亚演练在教室内起冲突时可以怎么做?他很快地成功地演练,也向演安亚的孩子道歉(虽然还是有点心不甘情不愿,但我相信这群同侪传递给他支持能量鼓励了他勇敢地面对错误)。
接着场景拉到室外,我问他答,结果与安亚所述落差颇大,冲亚在踢了安亚数次而安亚回踢不成便冲进室内,当下冲亚并不知安亚是要去拿椅子。我一再向冲亚确认,真的没有嘲笑安亚要去告状或怂恿安亚去拿椅子?他确定他并没有。 (此点后来我有再问过现场的学生,有一个告诉我他看到的情形,和冲亚说的相符)姑且不论真相为何,针对踢人打人这点冲亚就该改善。所以我们又开始演练了起来,这回冲亚说什么也不肯向演安亚的孩子道歉。他说:『明明是他说要报仇,下课就死定了!为什么我要道歉? 』我和其他孩子都强调:『是你有错在先! 』拗了许久,我不停鼓励他:『你很棒!你可以做得到的!加油!试试看! 』然后他终于从嘴里吐出了小小声的:『对不起! 』我马上给他大大的赞美!做到了!真棒!真勇敢!然后演安亚的大孩子马上很配合地演出:『那我刚刚说要报仇也对不起! 』然后我告诉冲亚:『你看!换个方式结果便大大的不同吧! 』
冲亚因为总是让「冲动的我」做第一反应,所以长期以来给人的印象就是暴力、会打人,而让别人看不到他的善良、可爱,还有那颗尚未成熟的天真单纯的心。今天我也问了冲亚和安亚第二次冲突的情形,他一开始的反应是:『又来了!为什么每个人都一直问我? ! 』我告诉他:『因为当我在听安亚妈妈叙述时用的是右耳,左耳是留给你的。 』我想没有人这样跟他说过,发生事情时每个人都讉责他的暴力,没有人愿意听他说什么,也没有人相信他说什么,所以久而久之他就干脆回答:『没有为什么! 』所以就被解读成他故意找人挑衅,故意设局让别人跳。他告诉我:『在提水时刚好碰到安亚,他撞了我一下就跑掉了! 』(这是他的解读)我和另一位大孩子告诉他:『会不会你弄错了?安亚不是一个会故意撞人的人。可能是他不小心碰到你或你碰到他,然后你以为是他撞你? 』『最好的处理方式是你直接问他,为什么撞你? 』
冲亚说:『我有啊!我一直叫他,但他不理我。所以我就打他。 』他的思考逻辑真是令人喷饭。另两位比他小一岁的学员给他建议,如果别人没听到时,应该要轻轻地拍肩膀,而且不要用整个手掌,最好用一根手指头就好,这样才不会被别人误解为打人。当然接下来我们一起给冲亚的建议是:『因为安亚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,只知道突然被你打,所以才会生气! 』
这群上Super Skills的孩子们真的很可爱,他们看到了冲亚好的一面,他们接纳了每一个人的优缺点,而且愿意互相帮助,努力改善,这些不被了解的灵魂也需要正向支持的能量。没有人是完美的,愿意正视自己的不足才是最勇敢最优秀的!教育的目的不正在于此吗?
社交技巧、社会技巧、轻度自闭症、亚斯伯格症、高功能自闭症、超级技巧、Social skills、情绪行为、自闭症、适应行为、特殊需求、社会适应、特教生、特殊教育、自闭症教育、自闭症教学
E-mail: codibear@gmail.com (廖敏玲)
E-mail: yiingfenghwang@gmail.com (黄颖峰)
WeChat ID: wxid_c89bbruuqilm22